16天11板!340亿风电老厂被21亿现金撬动,彭志辉的资本棋局藏玄机
刷到上纬新材最近股价的人,估计都要揉揉眼睛——16个交易日里拉出11个涨停板,市值从200多亿窜到340亿,这动静比台风登陆还猛。但更让人咋舌的是操盘手——不是咱们印象里那些打板追高的游资,是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彭志辉。
说起来彭志辉这两年挺出圈。三年前他带着团队捣鼓机器人,偏要走“硬核”路线:把华为那套芯片+算法的技术打包,塞进两条机械腿里。您猜怎么着?原本同行造台机器人成本得三百万,他愣是砍到一百万出头。订单排到2026年的消息传出来,连我家楼下修电动车的老张都拍着大腿说:“这小子怕是要搞出个‘中国版波士顿动力’?”
可谁能想到,刚在机器人圈打响名号,他转身就盯上了上纬新材——一家做风电材料的老牌企业。21亿现金收购,这操作看着像“蛇吞象”,但明眼人都懂:他要的不是厂房设备,是壳、是时间、是政策窗口。
上纬新材在风电材料领域扎根十几年,行业资质、客户资源、政策熟悉度都是现成的。彭志辉要的“时间”,正是风电行业这两年正撞上政策风口——双碳目标下,海上风电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材料需求蹭蹭涨。这时候借壳上市,比从头IPO快多了。至于“壳”的价值,您想想,一家市值300多亿的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市场关注度,和一家还在实验室捣鼓机器人的科技公司,能一样吗?
最绝的是资本运作那手。机器人研发烧钱大家都知道,彭志辉却先把股价打上天。您以为散户追高是瞎起哄?人家算得明白:股价涨了,公司市值高了,抵押给银行能贷更多低息款。这钱拿来干什么?继续砸研发。您看,二级市场替他付研发费,银行给他低成本资金,等机器人真能批量生产赚钱那天,前期投入早通过资本运作收回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机器人这行现在还没到“赚钱”的时候。市面上能稳定出货的工业机器人,大多还在拼成本、拼精度;服务机器人更玄乎,能落地的除了扫地机,也就医疗、仓储几个细分领域。彭志辉的机械腿技术确实亮眼,但量产、市场接受度、竞争对手,哪样不是坎儿?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他是下一个马斯克,还是下一个贾跃亭?我觉得吧,马斯克造电动车时,特斯拉也连亏十年;贾跃亭的问题不是造车,是资金链太脆弱。彭志辉现在手里的牌——机器人技术有突破、借壳上市流程顺、政策风口正劲——比贾跃亭当年扎实得多。但风险也在明处:要是机器人业务迟迟不能变现,股价涨得越高,后期压力越大。
就像咱们老家盖房子,地基打牢了,楼才能盖高;要是地基松松垮垮,砌得再高再漂亮,风一吹就倒。彭志辉这步棋到底能不能成,还得看他能不能把“图纸”变成“真机器”。
最后送大家句实在话:“风口上的猪能飞,但能让猪飞起来的,从来不是风,是翅膀。”
(注:文中涉及的上纬新材股价波动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智元机器人技术进展参考36氪2024年8月报道,彭志辉资本运作路径梳理自企业工商信息变更记录及证券时报行业分析。)
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