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空技术竞争已进入全新阶段,双方都在研发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飞行器。 中国展示了速度达16马赫的“白帝”空天战机和翼展超过51米的WZ-X隐身无人机,而美国则成功试射了速度超过6000公里/小时的“魔爪-A2”高超音速飞行器。 这些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飞行速度与隐身的极限,更将直接影响未来空中力量的平衡。
中国的“白帝”空天战机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以模型形式亮相,但其标注的参数引发了广泛关注。 其最高速度可达16马赫,约合19500公里每小时,作战高度能到达100公里。
这意味着从上海到洛杉矶的距离,理论上仅需大约30分钟就能跨越。它采用的“涡扇+超燃冲压”双模引擎,使用普通航空煤油实现太空穿梭,其成本据称为液氢燃料的30%。
在16马赫的超高速飞行时,机体表面温度会超过3000摄氏度,这对其采用的主动冷却系统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提出了极高要求。
“白帝”的隐身能力同样惊人。 其菱形机身与纳米吸波材料将雷达反射面压缩至0.0001平方米,仅相当于一只蜜蜂的横截面大小,这使其极难被现有雷达系统发现。
该战机机腹设计有超大内置弹舱,可适配PL-21高超音速导弹,并能搭载激光武器与反卫星动能拦截弹。当其爬升至100公里高度时,还具备扫描全球实时战场和锁定低轨卫星的能力。
一架“白帝”战机还能同时操控50架无人机组成智能攻击网络。 2025年西安飞控研究院的“神工”AI系统在模拟战中创下了108:0的击杀比,而“白帝”被认为是这套系统的空中载体。
在美国方面,其高超音速试验采用了独特的方式。Stratolaunch公司使用了一架翼展达117米的巨型双机身飞机“罗克”(Roc)作为空中发射平台。
这架巨型飞机底部装有6台发动机,其独特的双机身设计看起来像两架波音747连接在一起飞行。 它本身就像一个会飞的“空中母港”,用于携带小型飞行器到高空发射。
最近,“罗克”成功发射并回收了高超音速飞行器“魔爪-A2”(Talon-A2),其速度飙过了每小时6000公里的大关,即5倍音速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该飞行器在飞完之后能够自己飞回来降落,等待着下次再次使用。
这种空中发射方式比传统地面发射有显著优势。 高空空气稀薄阻力小,飞行器自身发动机需要克服的重力和阻力都小得多,更加省燃料。 同时,大飞机可以背着它飞到地球上空几乎任何地点、任何高度再释放,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中国另一款引人注目的飞行器是代号WZ-X的无人机。 其翼展达到51.8米,仅比美军B-2“幽灵”轰炸机短0.6米,远超国产彩虹-7和美军RQ-180无人机的翼展。
WZ-X的每一寸线条都为隐身服务。 机身扁平,进气口完全埋入翼身融合结构,传统垂尾消失不见。 它通过分裂式方向舵实现转向,机翼后缘能像开裂的花瓣一样动作,用精妙气流扰动控制航向。
这种设计牺牲了低空灵活性,但换来了高空全频段隐身性能。 有分析认为其隐身能力已逼近美军最高标准,F-35的AN/APG-81雷达难以锁定。
WZ-X采用双涡扇发动机配置,推力相比单发的彩虹-7翻倍。 配合51.8米翼展的升力优势,其理论航程接近2万公里,能在1.8万米高空连续盘旋24小时。
从中国本土起飞,它能覆盖整个第一、第二岛链,甚至绕到关岛背后。 它被形容为美军航母战斗群头顶永不消失的“眼睛”,能用合成孔径雷达扫描陆地,监听通信,并在必要时引导导弹实施斩首行动。
WZ-X采用外收式起落架,这种设计专为承受更大起飞重量,暗示其腹部藏着宽敞的内置弹舱,使其随时可以从侦察机变身轰炸机。
在成本方面,中国军工展现了性价比优势。 B-2轰炸机单价21亿美元,B-21压价到7.7亿美元,美军RQ-180侦察机估计2亿美元起步。 而中国彩虹-7无人机单价仅800万美元,WZ-X的价格可能还不到美国同类的五分之一。
飞翼布局对制造精度和材料强度的要求极高。 整架飞机像一张“会飞的薄饼”,需要把油箱、弹舱、航电、天线全部塞进翼身融合结构,还得兼顾隐身涂层的雷达波吸收率和红外抑制效果。
在美国,还有一款高度保密的战机RAT55近期出现在内华达州51区上空。 该战机以其“粗壮的机头”、“顶部的隆起”、“腹部的凸起”及“尾部的大突起”为显著特征,是专为飞行中雷达截面测试设计的特种飞机。
RAT55是“雷达机载试验台”(Radar Airborne Testbed)的简称,其中“55”取自其尾号。 它能在空中评估其他飞机的隐身性能,这一关键功能曾助力RQ-80无人机(UAV)的研发。
该战机行动通常高度保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附近的R-258禁飞区等受限空域执行任务,常通过关闭应答器从飞行追踪系统中消失。 它被目击使用“Saber 98”呼号,并与51区最大且最神秘的18号机库产生关联。
18号机库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至21世纪中期,一直是51区基地最大的机库。 其高耸的高度和巨大的门可容纳美国军方库存中的几乎任何飞机,是测试、储存乃至同时开展多个机密项目的理想场所。
历史上,曾有多次军用飞机与不明飞行物遭遇的记录。 1952年7月9日午夜,美国华盛顿机场雷达发现奇异的亮点,两架歼击机起飞后看到许多飞碟排成一行一行的,其中有3只在国会大厦上空盘旋。 当飞机试图逼近时,飞碟突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垂直腾升到高空。
1976年9月,伊朗的一份秘密报告称两架F-4型歼击机无意中和一群飞碟相遇。 其中一只飞碟脱离“母群”直向飞机袭来,驾驶员试图发射导弹时,发射系统的电子装置突然出了毛病。
1948年6月16日,前苏联空军飞行员阿布拉克辛试飞最新式喷气机时,发现一个呈“黄瓜”型的不明飞行物向他横冲过来。 该飞行物放射出锥状光束,当距飞行物大约10公里时,他的整个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发动机均失去控制。
1951年12月20日,3架佩刀式飞机从美国俄勒冈州空军基地起飞,接到拦截不明飞行物的命令。 当它们向飞行物与飞机航道的交叉点冲去时,地面导航人员听到了飞行员的惊呼,随后通讯中断。 两分钟后,3架被烧焦了的截击机残骸散落在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
1967年3月,古巴西北部空域出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飞行物”,其飞行高度约1万米,时速为1045公里。 两架米格-21喷气式截击机带着4枚空对空导弹紧急起飞,长机飞行员报告它是一个发光的球形金属飞行器,没有任何国徽和其他标志。 在接到“击落目标”的命令几秒钟后,僚机飞行员对地面指挥塔大喊长机已经爆炸。
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