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看《甄嬛传》大结局的时候注意没? 甄嬛都当上太后了,手里还死死攥着那支玫瑰簪子呢!
这簪子可不是普通首饰,那是雍正皇帝送她的定情信物啊。
孙俪演得真好,她后来采访里说,拍皇上驾崩那场戏时,甄嬛心里可复杂了,毕竟是初恋,虽然后来不得不下手,但眼看着皇上断气,心里跟刀绞似的。
这种又爱又恨的感情,比对果郡王那种单纯喜欢可深刻多了,简直是刻在骨子里的。
那支玫瑰簪子简直就是甄嬛的感情日记本。 当年她离开皇宫去修行,啥都没带,偏偏就留下了这簪子。
皇上去碎玉轩看见簪子时,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说什么“这是她最心爱的簪子啊,什么都不要了,就这么走了”。
这簪子第一次出现还是甄嬛刚入宫不久,正是她和雍正感情最甜蜜的时候。 每一次她戴着这簪子,都是俩人感情迸发的时刻。
历史上甄嬛的原型是雍正皇帝的熹贵妃钮祜禄氏。 这姑娘十三岁就嫁给了雍正,但是一直不受宠,熬了七年才生下乾隆皇帝。
剧虽然是编的,但是把好几个后宫女人的故事糅在一块了。 她跟雍正的感情戏,其实比剧里演的还要复杂。
历史上雍正是个工作狂,后宫嫔妃本来就不多,钮祜禄氏在年妃和皇后都去世后,就成了后宫里管事的。
还记得甘露寺那场戏吗?皇上明明是去祈福的,结果凳子还没坐热就急着打听甄嬛在哪儿。
累得呼哧带喘的还非要爬凌云峰,就为了见甄嬛一面。 完事儿后皇上从怀里掏出那根簪子,说得可深情了:“当年是朕让你落饰出家,现在为了朕,再度装饰吧”。
表面上看是苏培盛安排的,其实皇上早就计划好了,连簪子都随身带着。 甄嬛这么聪明的人,能看不出来皇上的心思?
甄嬛在甘露寺那会儿,突然听说皇上病重了。 阿晋跟她说的時候,甄嬛脸上那担心藏都藏不住。
后来苏培盛特意告诉甄嬛,皇上病糊涂的时候一直喊她的小名“嬛嬛”。 甄嬛眼皮直跳,连旁边的瑾汐都看出来了:她对皇上根本不是完全没感情。
虽然甄嬛跟瑾汐说:“薄情的人偶尔发发善心,值得感动吗? ”但是她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性子,早就练出来了。 跟瑾汐说的话,未必全是真心话。
大结局最有意思的就是甄嬛当上太后之后做的那些梦。
梦里十有八九都是跟皇上的往事:杏花雨里第一次见面、化梨花妆、撒娇卖萌、扑蝴蝶玩、过生日放风筝,还有流产的时候抱在一起哭。
跟果郡王有关的呢? 就只有挥手告别和赐毒酒两个画面。 谁轻谁重,这不是明摆着嘛。 导演在最后的回忆镜头中也做了巧妙安排,甄嬛躺在太后榻上的画面,三分之二都是与雍正有关的回忆。
人都是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 皇上对甄嬛来说,就跟宜修、年妃一样,都是年轻时真心爱过,但是最后没修成正果。
纯元皇后也就是运气好,死在了皇上最爱她的时候,要是活到现在,说不定还不如甄嬛呢。
人这辈子啊,总是对年轻时候没得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皇上对甄嬛来说,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太阳快落山了,紫禁城的房顶闪着金光。 甄嬛太后一个人站在城楼上,手里紧紧攥着那根玫瑰簪子,好像攥着一辈子都放不下的往事。
皇帝动真情可不容易,薄情的人偶尔温柔一下更珍贵。 甄嬛折腾了大半辈子才想明白:恨是因为爱过,报复是因为自尊心受伤。
跟果郡王那段感情,也就是逃避现实的梦罢了。 只有皇上,那个让她爱过痛过、最后亲手送走的男人,才是她心里最深的烙印。
就像那根玫瑰簪子,看着简单,却承载着最重最重的感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甄嬛早就对雍正情根深种,那她对果郡王的感情到底是真的爱情,还是只是为了报复雍正的一种手段?
她在凌云峰与果郡王的那段情,是真心实意还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